“高考滑鐵盧,??崎_局,英語稀碎……”這就是我的真實起點。
高考失利后,我進了河南醫(yī)專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,大一第一次解剖考試,我考了個慘不忍睹的分數(shù)??粗車瑢W輕松理解老師講的內容,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差距,那種挫敗感真的很難受。英語更別提了,四級考了兩次都沒過,單詞書永遠停在abandon(對,就是那個梗)。
決定專升本,是大二實訓課老師提問一個病例的發(fā)病機制,我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來,只能尷尬地站在那兒,感覺自己像個醫(yī)學混子。那一刻,我意識到——再不改變,以后實習進了科室也只會蹉跎一天又一天的時間,更沒有“以后”可言。高考已經輸了一次,我不能再讓自己后悔。
去好大夫試聽課時,生理學老師用生動的“和語言講解以前課本上那些枯燥的知識點,我竟然聽懂了,第一次覺得醫(yī)學理論如此鮮活。
備考初期,也是備受打擊。第一次月考,英語150分卷子只考了110,專業(yè)課錯題一大堆。晚上躺床上腦子里全是:“我是不是真的不行?”
好在有好大夫輔導老師和班主任的鼓勵和幫助,我也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方法:英語不行?那就每天逼自己背50個高頻詞,真題閱讀逐句翻譯。解剖記不住?直接打印出來知識點貼在宿舍墻上,每天睡前看一遍。
不同階段的學習經驗我給大家總結出來了,笨方法煉成真功夫,還是值得學弟學妹們參考的:
基礎階段(7-11月)
解剖學:用思維導圖梳理結構,比如把“呼吸系統(tǒng)”畫成一顆樹,支氣管是樹枝,肺泡是樹葉。
生理學:做隨身卡片,比如“腎小球濾過率”寫成小便簽,貼手機背面,沒事就看兩眼。
強化階段(11-1月)
病理學:建立病例-知識點對照表,比如“肝硬化”對應門靜脈高壓、蜘蛛痣、腹水,直接關聯(lián)記憶。
生理學:用畫圖法理解機制,比如畫個心臟+心電圖,標注P波、QRS波代表什么。
沖刺階段(2-3月)
每天一套真題,嚴格計時,練出“考試生物鐘”,重點突破高頻考點。
封閉集訓的“魔鬼30天”:每天12小時高強度學習,我們小組三個人互相監(jiān)督,誰走神就請奶茶。
班主任徐姐的“考前玄學”:考前她給我們每人發(fā)了“上岸符”(其實是手寫加油卡),還去廟里幫我們祈福。雖然有點搞笑,但真的緩解了焦慮。
生理學老師的“毒雞湯”:每次想放棄,他就說:“你現(xiàn)在覺得難?等你當醫(yī)生值夜班時,會發(fā)現(xiàn)背書簡直是享受!”
查分那天,我手抖得差點摔手機。271分,專業(yè)全省第六!
現(xiàn)在,我已經著手開始準備考研,每天翻看專升本的筆記,提醒自己:“你曾經從??谱叩饺∏?0,還有什么做不到?”
未來目標很明確——普外科。我想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外科醫(yī)生,而不是只能打雜的“醫(yī)學邊緣人”。
這段升本經歷讓我明白:起點低不可怕,可怕的是認命。那些所謂的逆襲,不過是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。感謝那個熬夜刷題、崩潰又自愈的自己,也感謝好大夫的老師和戰(zhàn)友們。
下一站,考研見!
“打造國內最專業(yè)的的醫(yī)學培訓機構,樹立業(yè)內最優(yōu)秀的醫(yī)學教育品牌”
一切以學員為中心,服務只有起點,滿意沒有終點
在線客服